回望神话 再造神话
C&G
2015年,C & G艺术单位参与在韩国举行的r:ead #4交流活动,在当时的讨论中,决定r:ead #5将尝试在香港举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成事。在香港,我们正面对及经历自九七之后的另一次身份问题,在这不解的前提下,我们将今次交流活动的主题,以神话开始,分析历史,研究身分。
各地文化各有其神话传说,也反映其文化特质与生存状态,同时有助揭示不同地域的文化发展和文化身分。透过经润饰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和书画雕塑等艺术创作去演绎记录的神话故事,正正了解到前人及后来者运用丰富想像力去理解和诠释神秘、奇幻、独特的神话。
东亚各地区不单各有不同神话传说,而且在汉文化圈中的日本、韩国、中国内地、台湾、港澳的神话,都互相存在不可分割的脉络。其实,至十九世纪,日本明治时期的学者才开始对当地神话,以人类学角度进行较有系统的研究整理。而中国在神话研究上起步更迟,「神话」二字,要到1902年,由逃亡到日本的梁启超在他发表的有关历史与种族关系的文章中引用日本语「神话」而首次出现。 1
r:ead #5《神话・历史・身份》作为主题,希望可引发及刺激对话与交流,不论上古神话、历史、野史,更广义至近代的传说甚至英雄事蹟,甚至罗兰·巴特提倡的广告与消费文化衍生的当代神话,都可能作为讨论重点。撇除从文学角度分析神话外,希望艺术工作者能够以更高想像,更另类方式去演绎各自对神话、历史、身份的理解,期望为「神话」注入崭新的注解,尝试以艺术元素创造「神话・历史・身份」新关键词。
- Pp1-3. 锺宗宪. 中国神话的基础研究. 台北:洪叶.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