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 生在这个时代,处于东亚的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post: 2014/07/18
2013年12月,2014年2月所举办的r:ead艺术驻地项目,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在最重要的时刻,和最重要的人士一同渡过。这个论坛之中,共邀请了4名年轻的艺术家、4名年轻的策展人、r:ead艺术驻地项目总监相马千秋、以及各位活跃优秀的工作伙伴。他们特地空出了宝贵的时间,与我们一同探讨当代的艺术和社会相关的重要议题。在活动的议论之中,与会者在理解过去的艺术及社会架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批判。从年轻人随性的发言和简短的资料中,我感觉到强烈的协作伙伴意识。
今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的纪念日,在我身处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以及欧洲各地,举办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纪念活动。二战之后,世界总算可享有和平的时光,但对人类来说,却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前些日子,韩国发生了客船「世越号」的沉船事件,一群青涩懵懂的青少年,就在无声无息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令我深感痛心。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我在世界上也只不过是个短暂的过客。这次的沉船事件,促使我再次开始思索人生本质上的问题。人生于世,与其企图大幅改变世界的样貌,还不如好好地把握活着的时光,思索如何才能活得更有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在生命结束时,完成一份有意义的工作。
一个人终其一生,如果能够竭尽所能地深究追求真正的价值,那么他所有的行动和付出的心血,都理应获得掌声。不论他们创下的价值,是属于艺术领域、社会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藉此机会,我想再次强调,本人想在r:ead艺术驻地项目中推广的概念,其实全部都源自于同样的逻辑思维。
我个人将自身的价值定义为“正面的变化”,世界无时无刻都在改变,个人和团体的能量,都产生自这个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停滞即意指死亡的到来,生命的结束。人类的生活,其实正取决于这变化的能量,这个概念恰巧与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的原理一脉相通。人类和社会集团在面临变化的阶段时,体内即会分泌幸福的脑内啡/内啡肽。而当现状有所改变,希望油然而生之际,身为社会上的一份子,自然也会有幸福的感觉。如今人类的物质文明,很明显地已进入一个转变的阶段。在这个时刻,正需要大家绞尽脑汁,贡献出自身的智慧,才能将这个变化,导向至一个积极正面的方向。
我想藉着在r:ead的研究调查,直接或是间接地接触一些和我理念相同、并在学术上、行动上、艺术领域上有所贡献的人士,以拟定今后人生的方向。(这也可以算是整个作业的研究方法。)这个月起,本人在韩国也会展开同样的研究活动。
这次的研究成果,我将善加运用,并积极地与大家分享,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绝不会只将这成果收藏至个人的资料库中。与此同时,也希望这个研究活动本身,能成为一个多层次的文化艺术的交流媒介。今后,我将竭尽所能地完成剩下的研究工作,也会思索要如何才能将这个研究活动转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平台。
最后,我要向r:ead的总监、各位工作伙伴、以及给予我无限灵感的与会人士,献上感谢之意。
2014年5月5日 星期二
写于荷兰阿姆斯特丹